|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春兰 » 江西 » 吉安 » 正文

市科协构建“3+1”创新服务体系创新“驱动”产业生态圈建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15  浏览次数:35
核心提示:“希望踏踏实实把事情做好。”2017年11月,中国工程院公布院士增选名单,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王琪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
“希望踏踏实实把事情做好。”2017年11月,中国工程院公布院士增选名单,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王琪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成为四川省内高校2017年唯一一位当选院士。王琪签约的成都玉龙化工院士专家工作站参与研发生产的某新材料在该领域处于国内第一、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并进入军工产品采购目录。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打破科技产业“两张皮”,融入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建设,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市科协”)构建了“3+1”创新服务体系,以园区科协、学会服务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离岸基地等平台为载体,助力产业发展。截至2018年5月,实现20个区(市)县园区科协全覆盖,院士专家工作站139个,离岸基地海外工作站20个。 院士专家工作站走出院士 抢占发展“智高点”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成都院)承担勘测设计西南地区大量巨型水电工程,地形地质复杂,建设难度高,因此院士工作站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电建成都院副总经理王仁坤说。 在2017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座谈会上,中国电建成都院入选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他介绍,2011年,中国电建成都院获批成立首批四川省院士工作站,与多位签约进站院士共同完成了多种关键技术研究,解决了溪洛渡、锦屏一级等多座巨型电站的勘察设计难题。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对企业科研人才不足的问题,如何外部借力让院士专家等与企业研发生产拧成“一股绳”?直面产业与科技一体化发展的命题,成都通过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力促聚集更多院士专家资源,让更多高层次人才服务基层,在一线抢占发展“智高点”,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共同“破题”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问题。 据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 2017年,成都市20家企业引进了石勇等5位院士和50位包括教授、高级工程师在内的高级科技人才进站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产业规划、成果转化、项目研发和创新人才培养等服务,双方拟合作开展研发项目47项,取得116项发明专利、68项实用新型专利、137项其他专利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此外,成都玉龙化工院士专家工作站签约专家王琪教授被增补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园区科协全覆盖 打破科技产业“两张皮” 在我市首个试点园区科协——成都(郫都)现代工业港园区科协服务平台,园区科协服务大厅将知识产权、人才培训、政策咨询、成果转化等科技服务窗口,实现了一站式“串联”,同时,线下服务平台与线上开通的71580企业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融,企业通过“线上+线下” 园区科协服务平台,实现“进一扇门,获取所需科技服务”的便捷。 企业发展需要“联姻”高校院所智力资源,如何寻求走出园区、走进校区的平台?遭遇知识产权侵权,如何就近求助?面对科技企业创新创业之问,我市探索建设园区科协服务模式,创新打造平台化、全覆盖的企业服务“一站网”,改变企业有了需求再去找专家的状况,实现需求与人才的实时对接。2014年,我市率先在全国科协系统开展了把科协建在园区的工作,并引入第三方公司承担园区科协的“一站式、专业化、全方位”的服务,至2017年已经实现20个区(市)县园区科协的全覆盖。园区科协获得了中国科协的高度肯定,被誉为“成都经验”,连续三次在全国性大会、培训班上推广。园区科协建立四年来,累计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政策解读、创新创业辅导等10大类公益性服务和新技术新产品引入、科技金融对接等6大类市场化服务活动429次,协助企业申报项目资金7471.55万元、获得项目资金3943.02万元,获得各级表彰60项,取得成果鉴定5项,申报专利122项。 打破科技产业“两张皮”,市科协还有更深远的探索——推动国家学会成都服务站建设。由学会针对企业的技术需求,对接相关专业(产业)的专家,帮助企业引才引智,攻克技术难点,破解技术瓶颈,助推企业成长。同时发挥专业学会特点,推动国家级学会在相关产业聚集区建设学会服务站,对接全国乃至全球同一专业领域技术力量。2017年,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成都服务站承办的首届成都市生态环保创新创业大赛评出的8个获奖项目,有5个项目与园区签约落地,当地政府分别给予一定金额的创业启动资金扶持,资金总额高达270万元。在成都建立服务站的还有中国自动化学会,以及年内筹备建立服务站的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公路学会等国家级学会。 离岸基地柔性引才 今年计划再建一批海外工作站 天府三街国际人才城22楼,是中国科协(成都)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以下简称“海外人才离岸基地”)的运营中心,也是August成都研发中心的办公所在地。近日下班时间,August成都研发中心依然一片忙碌。 2016年6月,中国科协在成都高新区建立全国第4个海外人才离岸基地,开启了探索“区内注册、海外孵化、全球经营”的双向离岸 “柔性引才”模式。“以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为核心,建立与世界接轨的双向离岸‘柔性引才’模式,利用市场化手段,为海外人才提供区内注册、海内外经营的载体。”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柔性引才是对“引人才回当地工作”传统做法的创新——即海外高端人才并不一定要离开熟悉的环境,可以继续留在海外创新创业,将成果在国内落地转化,打破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受居住时间、空间区域、国籍等限制,诠释了“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新人才观。 目前,我市已在法兰克福、多伦多、哥本哈根、圣地亚哥等地建立中国科协(成都)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海外工作站20多个,引进August成都研发中心为代表的12个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在成都落户。“我们今年计划再建一批离岸基地海外工作站,引进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说。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成立“中国科协(成都)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节能环保产业工作站”和“中国科协(成都)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工作站”,促进海外人才离岸基地和“产业工作站”协同发展。“今后,市科协还将在轨道交通、国际物流等其他产业园区布局工作站,促进产业发展。”该负责人介绍,与此同时,做好第二届中国(成都)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大赛、全国离岸(海智)基地工作会、海智专家联席会等重大活动(会议)的筹备工作。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构建“3+1”创新服务体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市科协再出发。
 
 
[ 春兰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春兰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